按:为积极反应我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成果,挖掘扶贫一线的感人事例,营造脱贫攻坚良好舆论氛围,在我市教育系统征集“扶贫小故事”。
接市扶贫办通知后,市教育局迅速安排部署,传达文件精神,要求各县区按时上报“扶贫小故事”。现将陆续刊发各县区报送的“教育扶贫小故事”。 源汇区教育扶贫小故事:送贷上门 在和问十乡宁庄村赵晓红(化名)家长电话联系时,家长表示非常需要助学贷款的资助,带好材料马上从问十赶到贷款服务大厅办理。将近下午六点的时候,刘洋接到赵晓红家长电话,没有赶上最后一班从问十到市区的城乡公交车,家长十分着急,因为明天早上学生5点30就要乘公交到火车站乘坐8点的火车去学校报到了。临近下班,已经没有学生来服务大厅来办理贷款了,为了助学圆梦,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之所急,刘洋决定专门为这个学生送“贷”上门,没有公务车,就开自己的车。因为办理贷款系统需要网络,与家长沟通得知学生家离宁庄小学很近,就把现场办理地点定在了学校,把办理贷款需要电脑、高拍仪、手写签批屏、打印机等设备装车出发以后,又与宁庄小学联系留下一位老师等候。 18点30左右,刘洋赶到了问十乡宁庄小学,家长和学生已经在校园内等候了。他一边安装设备,一边耐心的指导学生在网上进行注册申请,很快就完成了贷款受理,学生也将贷款合同和受理证明拿到了受理,学生家长喜极而泣,不停的感谢。 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,他也了解了学生赵某某的家庭基本情况,父亲患股骨头坏死已经卧床四年了,今年6月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家中三个孩子,大女儿刚刚大学毕业,赵晓红是二女儿,今年刚考上大学,三儿子正在漯河二高读高三。针对这一情况,刘洋又把高中和大学的各项资助政策逐一向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讲解,并鼓励学生好好学习,独立自主,上学期间尽量为家庭减轻负担。 为这一个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往返近60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,效率不高,但是提高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服务品质,拉近了资助与群众的距离,让学生和家长“少排队”、“少跑路”,真正实现了送“贷”上门。 这只是刘洋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一个缩影。自教育脱贫攻坚开展以来,经常加班加点的做工作,想办法。为了拓宽教育脱贫渠道,他在帮扶形式上动脑筋,在活动开展上出实招,2018年先后联合活动中心开展了针对贫困学生的“暑期圆梦蒲公英活动”、“追寻红色记忆”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,把“扶智”与“扶志”紧密的结合起来,帮扶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冬季来临,为了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,又积极沟通,联合公益组织在源汇区大刘镇大刘小学开展了扶贫暖冬活动,为源汇区三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捐赠了50套冬季棉服。
(源汇区教育局供稿) |
|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漯河教育 ( 豫ICP备05016561号-2 )
GMT+8, 2024-12-22 17:13 , Processed in 1.062500 second(s), 1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